李文溥:我看研究生教育“三高热”
一
厦门天涯海角之地,岛民难免消息闭塞。本人自2004年起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组织研究生的两级三高课程,[1]说来也算是和三高打了四年交道了。可是竟不知道国内近年三高已经成为时髦了。坊间因此添新词:“三高热”。
众说“三高热”,解释各不同。
最简单的一种是描述性的:三高课程,过去国内大学经济学院系很少开设,如今开设的院系渐渐多起来了。以此论之,确实正在由冷转热。如果看看能承担这些课程的教师供给与希望开设这些课程的院校需求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如今三高何止是热,而且是过热了——经济过热不就是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从而通货膨胀么?虽然手头没有全国的三高师资供求对比数据,不能确证此说。但是,亲身体会是,当今国内大学,三高师资是典型的供给短缺。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短缺,伴随的却是经济学博士就业市场上某种程度的供大于求。如今新毕业的经济学博士不少已经不再青睐政府大院、公司高楼,转向大学找一份教职。每年春夏之交,不少经济学院系,总能收到好些即将毕业的博士生的求职申请,可是,相当部分却未必如愿以偿。尽管大势如此,但如有申请者说他受过系统的现代经济学训练,能开出硕士生的三高课程之一,试讲合格。我敢保证,他一定能在还算不错的大学经济学院系里获得一份教职。如若不然,敬请垂青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三高热”的另一种解释是判断性的:三高作为经济类研究生课程,开得太多了,因此应当降降温,缩小开课范围。这就涉及到一个判断:它应该在多大范围内开设?如果可以确定,统计一下全国凡有相应研究生专业的经济学院系有多大比例已经开设了三高,就可以做出热或不热的判断。我的看法是:只要不是该开三高的大学经济学院系100%地开设了这些课程,都不能谓之热。而是偏冷。
当然,还可以有这样一种解读:三高该开,但是合格师资不足,开不了,为赶时髦,勉强硬开,名曰三高,其实不高,教师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现今三高热是升虚火。需要喝点王老吉之类,不然,闹到要戴冰帽的程度就不好办了。
二
现今中国的经济学研究生教育,普遍开设三高课程,是否必要而且亟需?
我的回答是:现今中国,所有经济类研究生都应当把三高列为必修课程。
理由很简单:宏微观经济学是了解和研究市场经济的基础课程。中国不搞市场经济,开设宏微观经济学不过是为了了解国外经济学思想而已,未必需要列为所有经济类专业必修课程。中国要搞市场经济,宏微观经济学就不能不成为经济类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对此有怀疑的诸君,不妨到各大学课堂去转一转,看看当今国内之财政、金融、企管、会计、财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劳动经济……,各类经济专业,哪一本教科书不是广泛应用了宏微观经济学中阐述的基本范畴和定理?再翻翻国内主要的经济学专业期刊,有多少论文尤其是研究现实问题的论文,不应用宏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分析框架?凡是进行实证研究的,更是多少要用到一点计量经济学的方法。
当然,有人对此很不满意。
有人说,宏微观经济学源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与中国国情不一致,不能用。任何理论都是抽象,要求它与某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实际丝丝入扣,是不可能的。美英德法日的实践尚且与宏微观经济学教科书有不少差距,更何况中国呢?
有人说,它是西方经济学家的总结,带有其价值判断、制度偏见,不能学。中国要有自己的宏微观经济学。这个意见真是对极了。说实在,本人可是连做梦都想呢。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它?众所周知,中国从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今,不过15年,至今仍在形成之中。没有成熟的中国市场经济实践,就不可能写出中国的宏微观经济学,这是学界常识。天才如马克思者,尚且要根据数百年发展成熟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方能写出《资本论》,何况我等愚钝顽劣?目前既然还写不出,大学生们又嗷嗷待哺,我们只能老老实实地借米下锅。更进一步说,要写出中国的宏微观经济学,不仅需要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践进行总结,也需要借鉴世界范围研究市场经济的理论成果。为了形成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我们至今仍在虚心地学习、借鉴国外的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中国的宏微观经济学,难道就不应该老老实实地学习和借鉴现在国际通行的宏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真正弄懂它,而后与实践相对照,看看是否适用于中国,行,就接受下来,不行,再扔掉它,自创新法也不迟么?
至于计量经济学,只要略微懂得一点实证研究,概率归纳在知识增进中作用的人都清楚其作为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如果承认宏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是当今中国经济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将三高列为国内经济类研究生必修课程也就是题中应有之意。须知国外大学经济系里,本硕博三个阶段可是分别开设了中、高级宏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三级课程的呀。中国的经济类研究生应该在国内也有接受同等学术训练的条件,不然何以如前贤所期望,“对于现代世界的学术,本国的学人与研究机构应该和世界各国的学人与研究机构分工合作,共同担负人类学术进展的责任”呢?[2]现在不是不少国内大学都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的目标了么?“国内一流大学”的经济学院系是不是一定要给研究生开出三高,好像还不好说,可是,“国际知名大学”的经济学院系如果还不能像国外有经济学研究生项目的一般大学那样给研究生开出三高,恐怕真是要因此而大大知名一回了呢。
60年前,胡适先生就期望:“中国的高等教育应该有一个自觉的十年计划,其目的是要在十年之内建立起中国学术独立的基础。”“所谓学术独立必须具有四个条件”,第一条就是:“世界现代学术的基本训练,中国自己应该有大学可以充分担负,不必向国外去寻求。”[3]我以为,此前大可不论。从2007年算起,如果再过十年,中国大学还不能在经济学方面充分担负世界现代学术的基本训练,需要年年派研究生到国外学习三高之类的基本课程。还真是应了胡适先生近百年前的激愤之言:“留学者、吾国之大耻也。”[4]
可惜,不能不承认,目前国内招收经济类研究生的大学甚多,其中不少至今尚未开出三高。除不想者外,暂时条件不具备的也不少。以此论之,三高并没有热到应有的程度。革命既然尚未成功,同志也就仍需努力。
当然,也可能有些学校合格师资不足,勉强开课,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确实也难。这固然不好,但是,凡事均宜两下看。“赶时髦”不正说明他们认识到了应该开设三高,这至少比连开也不想的要强一点?现在师资不具备,开不好三高,下气力培养、引进,问题总是有望解决。最怕的是主其事者至今仍认为三高没有必要开设。
三
开三高,师资是第一要务。理论上说,在欧美大学受过系统训练的海归博士自然是理想人选。但是,毕竟归来者寡,不能满足需要。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论,目前每年招收硕士生400人以上,博士生约80人。即使每个班80人,需要同时开六个班,仅硕士生级别的三高课程就18个班![5]如果都要由海归博士承担,就要18人。虽然说来惭愧,但却不必相瞒。不要说四年前,就是今天,鄙院也找不齐这18人。因此,我们只能依靠国内培养的师资当纲。[6]当然,这些教师大部分都曾访学海外,学过这些课程——其实,开三高者,也未必都要有人授过业。我读研究生时,教计量经济学的是当年厦大数学系主任。他用J. Johnston 编的Econometric Methods做教材。先生的计量经济学当然是自学的,但是教得极好。我至今仍顽固地认为他是教这门课的最好的老师之一。试想想,他居然可以空着手走进教室,滔滔不绝地一路推导下来,不但逻辑清楚,而且语言幽默,时常令人捧腹,以致我等文科出身的也觉得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悔恨当初怎么没有去报考数学系!下课铃响,先生刚好告一段落,扔下粉笔走出教室。那风度,真是潇洒极了——我们以为,硕士生的三高,尽管有一定难度,但基本上还是依据教科书教学。只要教师能够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熟悉相应参考文献,认真备课、教学,大致可以胜任。要求精通三高,才能教学,至少目前,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更何况学问之事,从来是越深入问题越多,天下有谁敢自诩精通哪门学问?难道因此就不教书吃饭了?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自2004年起,在研究生中统开两级三高,列为学位课程,规定各专业必修。学生看法如何呢?2005年夏天,学院研究生会就此组织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尽管这些课程当时是第一次开设,教学组织、教师水平以及学生思想认识都有待改善,但是,学生的评价还是令人欣慰的(见表1)。
[1]硕士生的高级宏观经济学(一)、高级微观经济学(一)、高级计量经济学(一)和博士生的高级宏观经济学(二)、高级微观经济学(二)、高级计量经济学(二)。
[2]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胡适教育文选》,开明出版社1992年版,第210页。
[3]同上。
[4]胡适:《非留学篇(一)》,同上书,第1页。
[5]每年新生入学不久,我们举行博士生的硕士三高课程通过性检验,凡没有达到厦门大学规定的硕士三高训练要求的博士生都必须补修。
[6]他们基本上是中青年教师,年龄在30-40左右,职称多是副教授和讲师。
[7]随后的数年里,我们将他们陆续送到海外继续进修,目前他们中的部分已经准备承担博士的三高课程了。
[8]这个专家库包括了全国各大学、研究机构的600余名经济学博士生导师。此外,厦门大学规定,本校教师不参与博士学位论文盲审。